核心閱讀
在電能替代步入“深水區”后,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也將迎來快速成長。二者的相逢,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10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推進“電能替代+綜合能源服務”,鼓勵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搭建數字化、智能化信息服務平臺,推廣建筑綜合能源管理和工業系統能源綜合服務。
多位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綜合能源服務在電能替代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將成為電能替代的一個重要抓手,鑒于目前中小企業面臨的現狀,如果由電網企業牽頭開展綜合能源服務,不斷拓展服務對象,有利于電能替代市場潛力持續釋放。
實現經濟生態雙贏
受政策驅動,近幾年,綜合能源服務的產業布局、服務對象不斷拓展,公共建筑、商業綜合體、工業等領域均可見其“身影”。業內認為,在電能替代領域推廣綜合能源服務,將推動工業制造企業向“智造”轉變,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相關研究報告預測,2035年,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市場潛力將達1.3萬億元—1.8萬億元。面對萬億元級市場,國網2017年就正式進入了綜合能源服務領域,兩年時間成立了近30家省級綜合能源服務公司。不容忽視的是,國網雖然成立了眾多綜合能源服務公司,但是通過綜合能源服務模式推動電能替代的項目鳳毛麟角,大多是“以電代油”“以電代煤”等單一的電能替代項目。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電網側綜合能源服務更多的是布局綜合能效服務、多能服務、分布式能源、專屬電動汽車服務等,并非所有節能項目均適合綜合能源服務。毋庸置疑,在電能替代步入“深水區”后,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也將進入快速成長期。
記者采訪獲悉,電網企業也在探索電能替代“牽手”綜合能源服務?!拔覀兺ㄟ^實施‘供電+能效服務’,借助能效賬單解讀、能效方案推送、進企走訪、主題沙龍等手段幫助企業分析用能現狀,實施能效提升工程。這些舉措一方面降低了企業實施能效提升的難度,另一方面也促進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眹W蘇州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工作人員趙猛向記者介紹。
面臨融資難題
據記者了解,中小企業在推動“電能替代+綜合能源服務”的過程中,最大的瓶頸是融資難,也寄望電網方面能創新商業模式,助力企業實施電能替代。
安玖豐(蘇州)節能環??萍加邢薰究偨浝黻戜h對記者說:“我們公司聚焦節能和環保的基礎裝備與客戶需求,目前更多用電能替代工業生產中的熱能,隨著電能替代的深入,我們也在不斷改進技術提高能效。但是,在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時,信任度和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我們?!?/span>
在能源環境服務產業聯盟(EESIA)秘書長李清舉看來,由于對綜合能源服務理解不到位,誤以為是個企業就能干,大家一窩蜂涌入綜合能源服務。事實上,中小企業在實施綜合能源服務過程中,因缺乏解決方案集成能力及項目風險把控能力,企業自身信用等級不高,難以得到金融機構支持。
“風險不可控,啥貸都沒用?!崩钋迮e對記者直言,“節能服務公司目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由于風險控制能力弱等諸多原因,項目應收賬款不確定性較大,銀行提供長周期低利率貸款的難度很大。從電網角度看,雖然成立綜合能源服務公司,但是要電網企業為中小民營企業單純做‘背書’是不可能的。從銀行角度看,因為電能替代技術參差不齊,銀行在貸款融資創新方面非常謹慎?!?/span>
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余小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國企來說,資金、融資能力不是其推進電能替代的最大困擾,如何與民企合作則是難點?!皣笠话愀嗫紤]項目本身的經濟性以及合作過程中的合規風險管控,比如投資審核時間較長,有些項目沒有了后續。如果項目涉及招投標,又會拉長落地時間?!?/span>
電網企業可發揮自身優勢
針對目前很多客戶在實施綜合能源服務過程中遇到的融資難題,趙猛對記者表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政府、銀行、能源服務商等多方協作,政府層面通過出臺專項補貼政策,或者利用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向綜合能源服務市場聚集,壯大綜合能源服務市場資本規模;銀行層面通過綠色金融貸款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降低企業實施綜合能源服務的融資難度;能源服務商層面可以通過合同能源管理、設備租賃等方式降低客戶一次性投入成本,共同分享節能收益?!跋嘈磐ㄟ^以上手段的綜合運用,一定能為客戶實施綜合能源服務提供更加友好的市場環境?!?/span>
“綜合能源服務的發展趨勢是供應能源多元化、服務多元化、用能方式多元化。作為具體落實電能替代的企業,我們也在摸索新的服務模式,比如,水資源循環再生系統,通過以電能為驅動能源,實現廢水再生,水資源得以循環利用,但是一套設備一兩百萬元,對于中小企業來講,投資大,我們根據客戶需求,通過技術升級,把設備設計成可移動共享的‘集裝箱車’?!标戜h對記者表示,如果是電力主管部門或者電網企業通過綜合能源服務實施電能替代項目,會更容易,企業遇到的信任度和融資難也會迎刃而解。
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電網企業參與“電能替代+綜合能源服務”,觸角會伸得太長。有觀點認為,電網并非簡單地在綜合能源服務的碗里“分一杯羹”,作為我國能源體系中的“大國重器”和“頂梁柱”,無論從發揮專業優勢,還是從履行央企責任角度出發,參與客戶側綜合能源服務都責無旁貸。
在趙猛看來,電網企業參與綜合能源服務可發揮突出作用:一是“引領者”作用,有利于帶動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發展,構建起互利共贏的綜合能源生態體系;二是“先行者”作用,大力促進綜合能源領域技術創新、政策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為綜合能源服務規范化、規?;l展奠定良好基礎;三是“推動者”作用,借助“供電+能效服務”體系,傳播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深入挖掘客戶側節能提效潛力,極大提升綜合能源市場活力。
來源:中國能源報 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