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6月14日發布的《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電力需求響應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提出,設立電力需求響應專項資金,響應能力大于等于1000千瓦的電力用戶可單獨參與,也可由負荷聚合商代理參與。削峰響應按2元/千瓦時的標準發放補貼,填谷需求按0.35元/千瓦時的標準發放補貼。
需求側響應鼓勵電力用戶根據價格信號或其他激勵機制做出響應,改變電力消費習慣和用電行為,從而促進電力供需平衡、保障系統穩定運行。業內人士認為,多地近期深挖需求側資源,需求側響應成效明顯,未來應進一步完善市場化手段,充分發揮需求側價值。
■多地挖潛需求側資源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今年2月發布的《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明確,要推動電力需求響應市場化建設,并進一步拓寬電力需求響應實施范圍,加快推進需求響應市場化建設。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今年3月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進一步明確,2025年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
近年來,為保障冬夏供電穩定,包括重慶、廣東、河北、貴州、安徽、山東、福建在內的多地先后發文,鼓勵實施電力需求側響應。
5月24日公布的《福建省電力需求響應實施方案(試行)》明確,響應負荷能力在200千瓦及以上的電力用戶可作為直接需求用戶參與需求響應,也可通過負荷聚合商代理參與。山東省6月7日發布的《2022年全省電力可中斷負荷需求響應工作方案》指出,電動汽車充電樁、用戶側儲能、虛擬電廠運營商、以及儲能運營商可作為市場主體參與并獲得收益,參與需求響應可分檔獲得不同容量補償和能量補償。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源荷雙側不確定性、隨機性特點凸顯,消費側用電負荷呈持續增長態勢。為保障能源電力供給安全,需要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臺作用、煤電基礎保障作用、各類電源和儲能的有效支撐作用、需求側資源的需求響應靈活調節作用?!币晃浑娏π袠I專家告訴記者。
■各方獲益于經濟性激勵
“今年以來,全社會整體用電增速放緩,加之電價傳導機制在全國范圍建立,電廠發電積極性較高,因此今夏整體用電應該不會太緊張,需要需求側響應的天數也不會太長?!本胖菽茉炊麻L張傳名分析,夏季用電高峰時期,往往會出現某一時點一定程度的負荷不足,以前通常采取拉閘限電,后來普遍錯峰限電。而用需求側響應這種經濟性手段激勵需求側讓電,引導企業主動調整需求,既能解決供需矛盾,又能減少強制性限電給有剛性用電需求的企業造成影響,保障電力系統平穩運行。
用戶得到實實在在收益的同時,售電公司通過組織用戶參與需求側響應,同樣能獲得收益。
張傳名介紹,以今年廣東的需求側響應政策為例,售電公司不與固定用戶捆綁,動員更多用戶共同參與需求側響應,可增加售電公司的盈利點。用戶也可以直接通過電力交易中心的App參與需求側響應,獲得收益。
在中國電科院技術戰略中心主任閆華光看來,調動需求側資源參與電網供需平衡調節,或參與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將大大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促進電力供需平衡。
■市場機制助需求側價值釋放
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需求側響應仍然面臨激勵力度和補貼額度問題。
對此,上述行業專家表示,現貨市場產生豐富的市場價格信號,將為需求響應的實施奠定價格基礎,并進一步激發用戶參與的積極性?!巴瑫r,應注重完善需求響應用戶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政策機制,豐富市場品種,拓展中小型用戶、公共樓宇和居民用戶的參與度?!?
“具體而言,首先應加強需求響應的統籌管理和頂層設計,需要政府、電力用戶、電網公司、負荷聚合商、用電設備制造廠家聯合發力,規劃設計需求響應能力,確立需求響應的地位;其次應持續完善需求側資源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現貨市場等市場機制,推動現貨市場與需求響應融合?!遍Z華光舉例,比如持續優化峰谷分時電價機制,根據年度電力負荷特性動態調整峰谷分時電價,積極發揮其對需求響應的激勵作用。
“標準化和檢驗認證體系建設,同樣有利于減少需求響應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成本,并實現智能電網與用戶之間的互聯互通,提升用戶使用的便捷度和滿意度?!遍Z華光表示,另外,提升需求響應數字化支撐能力要依靠新型負荷管理系統的建設?!耙曰ヂ摼W為手段,充分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用戶側需求響應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實現響應系統決策智能化、執行方式自動化,提升用戶無感需求響應參與度?!?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楊曉冉